《日本学刊》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目 录
热点透析 日本社会稳定性研究
“弱化的三难困境”与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稳定(贺平)
专题研究 东亚秩序变动与中日关系
国际油价波动下的东亚原油市场格局(田洪志 姚峰 李慧)
日本对美国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认知、行动与中国应对(李雪威 王璐)
东亚共同体与东亚共同价值的可能性(刘峰)
基础文论
日本处理日美贸易摩擦手段转换的动因与效果(王厚双 王柏)
日本环境外交的历史演进与决策体制——兼论福岛核污水排放问题(王京滨 李扬 吴远泉)
学术信息
abstracts
日本語要旨
《日本研究年鉴(2022)》征稿启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系列日本相关书籍
摘 要
“弱化的三难困境”与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稳定
贺 平
内容提要:大部分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时,往往面临经济一体化、大众政治、民族国家构成的“扩展的三难困境”。战后至今,日本借助限制自由化进程、构建均质社会、寻求缩小经济意识形态差异等路径,实现了某种“弱化的三难困境”,经由经济协调、社会减压、政治趋同的正向反馈和叠加效应,减轻了三个目标间的对立矛盾,从而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相对稳定。这些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内外互动特征,具体表现为追求对内和对外的并行目标、注重经济战略实施和政策作用对象的“双重性”、充分发挥缓冲和补偿机制的作用。
关 键 词:弱化的三难困境 对外经济战略 经济社会稳定 内外互动 补偿机制 民粹主义
作者简介:贺平,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国际油价波动下的东亚原油市场格局
田洪志 姚 峰 李 慧
内容提要:俄乌冲突下国际油价飙升,给原本就受亚洲溢价之苦的中日原油进口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解决亚洲溢价问题的根本举措在于形成代表东亚市场的原油基准价格。为了把握中日两国形成基准油价的实际进展,利用多变量时间序列单方向因果测度方法,定量研究中国原油期货(ine)价格、日本原油期货(tce)价格与阿曼原油期货(oman)价格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发现:亚洲基准油价的重要特征是对其他非基准油价的单方向因果强度大于其他油价对其自身的因果强度,对非基准油价具有长期影响力以及获得市场交易者心理上的广泛认可;目前,oman油价是亚洲原油市场的基准油价,ine油价尚不具备上述三个特征,而tce油价已成为东亚地区主导性油价,其发展经验值得中国借鉴。鉴于地缘局势动荡将持续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未来中国打造原油期货市场影响力的定位应该是先东亚地区、然后扩展至整个亚洲地区,为此应加大对ine的国际宣传力度并进行更为深入的学术研究。
关 键 词:原油定价权 亚洲溢价 相对优势性 影响长期性 交易者认可性 国际油价波动
作者简介:田洪志,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峰,日本香川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李慧,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日本对美国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认知、行动与中国应对
李雪威 王 璐
内容提要: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重要的军事盟国,日本对美国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给予了支持,但表现出“言援行慎”的特点,这在安倍晋三2014年底第三次组阁后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之所以对美国南海“航行自由行动”采取积极政治声援、有限行动支持的立场,背后关乎其南海利益、日美同盟、中日关系等多方面的战略考量。可以预见,在日美同盟继续强化、日美遏制中国的意愿仍然强烈的态势下,日本会继续支持美国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甚至有进一步强化在南海行动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支持仍将有所保留或收敛。中国应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尽可能地减少日本在这一问题上对中国构成的压力。
关 键 词:南海 航行自由 日美同盟 认知与行动 中国应对
作者简介: 李雪威,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王璐,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04
东亚共同体与东亚共同价值的可能性
刘 峰
内容提要:自冷战结束,东亚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并逐渐呈现出区域化的趋势。近年来的相关动向越来越显示出,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手段来展望或思考东亚的共同体构建,还需要进一步发掘与研究其背后能够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东亚共同价值。此共同价值源于东亚的传统社会,并接受东亚国家共同历史经验的陶冶与锤炼,兼具对内普遍性与对外特殊性。东亚独具特色的家族概念、人情道德与伦理的社会秩序以及互助包容的自他关系等要素,是“东亚”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未来的东亚共同体,将是一种基于经济密切往来并拥有共同身份认同,与外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体。
关 键 词:东亚共同体 东亚共同价值 传统社会 家族概念 自他关系
作者简介:刘峰,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日本处理日美贸易摩擦手段转换的动因与效果
王厚双 王 柏
内容提要:如何有效处理国际贸易摩擦,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运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面对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跌宕起伏的日美贸易摩擦,日本经历了从完全依赖双边谈判手段到以双边谈判手段为主、被动使用法律手段为辅,以法律手段为主、双边谈判手段为辅,再到两种手段配合运用对美国实施“进攻”的处理手段转换过程。这一手段转换过程并非只是日本的一厢情愿,而是日美两国围绕贸易摩擦处理问题进行博弈的结果,也是日本在深刻的经验教训中意识觉醒、理念升华的痛苦过程。日本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处理日美贸易摩擦两种手段的转换乃至相互配合,既放大了运用单一手段的积极效果,也压缩了其消极影响,有效捍卫了国家利益。日本处理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教训或可为中国所借鉴。
关 键 词:日美贸易摩擦 双边谈判手段 法律手段 博弈 借鉴
作者简介:王厚双,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教授;王柏,辽宁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日本环境外交的历史演进与决策体制——兼论福岛核污水排放问题
王京滨 李 扬 吴远泉
内容提要:日本作为世界环境外交的首倡国之一,为冷战结束后推动全球环境安全协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然而,日本环境外交并非始于日本政府主动推进的战略外交,而是迫于国内工业公害所引发的“草根层”公民运动的压力,在地方自治体和ngo推动下实施的“被动外交”。探究日本环境外交战略的政治决策框架,分析日本环境外交由萌芽、兴起、深化到保守退步的发展历程后发现,日本的环境外交始终囿于中等强国定位、无法摆脱日美关系的钳制以及国内政官财“铁三角”结构的约束,具有两面性和脆弱性。同时,在功利主义的理念下,日本环境外交聚焦于东北亚地区和东盟诸国,试图减轻跨境污染危害,并以环境oda援助为主要抓手,为本国企业攫取经济利益。自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调整能源结构导致其碳排放大幅增加,最终使日本政府放弃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在环境外交上转向保守和退步。当下,日本政府更罔顾邻国和当地居民的反对,决定将核污水排入大海,从环境外交视角来看,这种做法带有强烈的把国际事务内政化的机会主义倾向。
关 键 词:福岛核事故 环境外交 排污入海 政官财铁三角
作者简介:王京滨,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扬,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吴远泉,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